-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bbwyg.cn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天為幕布,地為舞臺,上?!盀跆m牧騎”把演出送進錫林郭勒盟牧區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肯定了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今年6月,總書記寫信給83歲入黨的上海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感動于他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進步,決心一輩子跟黨走的執著,更勉勵他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貢獻力量。
兩封信,串起了滬蒙兩地情。蘇尼特右旗是全國第一支“烏蘭牧騎”誕生地。在蒙語中,“烏蘭牧騎”的含義是“紅色的嫩芽”,即紅色輕騎兵。17日上午,來自上海的“烏蘭牧騎”來到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牧區,與來自內蒙古的藝術家一起,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牧民們送上來自上海的問候。
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
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白色蒙古包前,來自上海的藝術家載歌載舞。獨唱《紅旗飄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二重奏《莫尼山》,二胡獨奏《奔馳在千里草原》等曲目輪番上演。簡單至極的大篷車舞臺前,蘇尼特右旗的牧戶們席地而坐,遠處牛羊成群。
“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時光……”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與觀眾相對而坐,再度唱起了《往日時光》,深情的演唱令牧民們動容。15日晚,他還在呼和浩特烏蘭恰特大劇院舉辦了獨唱音樂會,為內蒙觀眾獻上眾多耳熟能詳的草原歌曲。對廖昌永來說,對草原的親切感從血液中來,能為內蒙觀眾演出,他樂意至極。現場氣氛熱烈,觀眾還自發揮手打起了節拍。“上海藝術家的演出很精彩,唱到了我們心里。”穿著蒙古袍的阿木古楞專門從蘇尼特右旗驅車而來,“雖然電視上也能看到眾多節目,但只有草原上的演出才是最現實的、最動人的。”思琴是附近的牧戶,家里養了數百頭牛羊,他說,“烏蘭牧騎”每次來,自己都會過來看。在牧民的強烈呼聲中,廖昌永還和內蒙古歌唱家阿·其木格合唱了《敖包相會》,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16日晚,同樣是這支來自上海的“烏蘭牧騎”,還在蘇尼特右旗的烏蘭牧騎廣場為當地居民獻上了一臺精彩絕倫的演出。青年作曲家龔天鵬、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員姚申申、上海歌舞團歌唱演員席燕娟、梁彬等,帶來《賽馬》《茉莉花》《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國》,舞蹈《野斑馬》等節目。當演出進行到一半時,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但觀眾不走,演出不停。在雨中,觀眾們的掌聲一陣比一陣熱烈。退休居民額爾登木圖說:“內蒙古人不怕雨,感謝上海的藝術家讓我們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我從未去過上海,也是第一次足不出戶就看到了這么大型的表演。”
當地的烏蘭牧騎隊伍則獻上了壓軸演出。演員們介紹,這臺節目從牧區中來,演員們把牧民剪羊毛、擠牛奶的動作編排到舞蹈中,“都是下基層時觀察到的,演的是牧民的生活與勞動,牧民看得懂。”
這里誕生了全國第一支烏蘭牧騎
蘇尼特右旗是“烏蘭牧騎”的誕生地。在兩場演出前,上海藝術團與烏蘭牧騎舉行了弘揚學習烏蘭牧騎精神“不忘初心種文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交流座談會。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始建于1957年6月17日,現有47名演職人員。短小精悍的隊伍,自編自演節目,一專多能,60年來堅持不懈為農牧民服務,平均每年演出100余場,行程2萬多里,將最好的表演送到了草原?,F任隊長孟克吉日嘎啦說,烏蘭牧騎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勒勒車一起歌唱在大草原上。露天演出是常態,平坦的草地、流動的白云是演出的舞臺和背景,有時還有雷、電、風、雨的“特效”;冬天,大雪中拋錨推車,夏天,演出遭蚊蟲偷襲,更是常事。“不落下一個浩特,不落一個蒙古包,這是我們的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兩封信”之前,滬蒙兩地就已結下濃重的情誼。78歲的巴圖朝魯是烏蘭牧騎的老隊長,他回憶起上海藝術家對烏蘭牧騎初創時的幫助,不禁熱淚盈眶。歷史上,由于牧區居住環境分散,沒辦法建立幼兒園,因此牧區的孩子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學前教育。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上海文藝院團來到內蒙古創作采風,巴圖朝魯既是向導、也是翻譯。“我看到了上海的木偶劇表演,覺得特別有意思,也很適合孩子。”70年代末,上海木偶劇團在北京演出,他專門跑過去看,“有一出五幕小戲,演員4個人,演出45分鐘,看完后,我直接找團長,說我想學你們的戲。”
帶著3位年輕隊員,一行人來到上海,學習了三個月。“上海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最后只收取了木偶制作的材料費,堅決不收教課的錢。”巴圖朝魯說。就這樣,烏蘭牧騎的蒙古語木偶劇組誕生了。下鄉演出后,木偶戲非常受牧民及孩子們的歡迎,劇團因此得到了“流動幼兒園”的美名。
“烏蘭牧騎的傳統非常悠久,我們堅持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老隊員斯琴高娃13歲加入烏蘭牧騎,一直被牧民對烏蘭牧騎的熱愛鞭策、鼓舞著,“老鄉喜歡我們的演出,演完一場還跟著我們走,草原上的牧民真的離不開烏蘭牧騎。”
對于在座的上海藝術家而言,這是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黨課。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說,烏蘭牧騎精神是對全國文化工作的鞭策,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青年作曲家龔天鵬說,藝術的創作離不開人民,要真正以人民為中心,把觀眾放在藝術創作的“初心之上”。
演出之余,中國上海國際藝術中心黨總支還與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黨支部結對共建,雙方將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利用各自資源優勢,打破地域界限,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創新發展。據了解,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進社區專項演出活動將邀請烏蘭牧騎團員們來滬演出,并與社區居民展開互動。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